《住宅项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自发布实施以来 ,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6月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有关负责人 、《规范》编制组专家分别从《规范》编制发布的主要背景 、意义以及如何保障住宅的安全性和健康舒适性能 、提升隔声性能 、满足“一老一小”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要完善标准规范 ,推动建设安全 、舒适 、绿色 、智慧的“好房子” ,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
“‘好房子’要有好标准 。需要通过完善标准体系 ,全面提高设计 、材料 、建造 、设备以及无障碍 、适老化 、智能化等方面的标准 ,来引领和支撑‘好房子’建设 。”标准定额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正是基于这一背景 ,《规范》在编制过程中 ,顺应人民群众的高品质居住需要 ,全面梳理 、研究现行标准 ,结合我国近年来住宅项目建设实践 ,在对现行住宅标准实施情况评估的基础上 ,采纳现行标准条文的同时 ,补充 、修改了部分标准条文 ,进一步提升了标准水平。《规范》的实施 ,将进一步推进城镇住宅高质量发展 。
他表示 ,《规范》是对“好房子”建设的底线要求 。建“好房子”不等同于建“大房子”“贵房子” ,而是要通过好的设计 、好的施工 、好的材料 、好的服务等 ,解决居住中的痛点问题 ,全面提升住房品质 。不同地区 、不同面积 、不同价位都应当有不同的“好房子” 。
下一步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积极开展《规范》宣传贯彻实施指导工作 ,包括开展线下 、线上的宣传培训以及组织编制实施指南等 。同时 ,制修订配套的推荐性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指导支持相关地方标准 、团体标准编制 ,并加强对《规范》实施的监督检查 ,包括工程项目的设计 、施工 、验收等是否符合标准 ,工程项目采用的材料 、设备是否符合标准等 ,及时通报违法违规行为 ,依法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进行处罚 ,推动《规范》的落地实施 ,真正发挥其标准引领作用 。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5.06.06 记者 刘丽媛 任天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