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核心区将逐步恢复历史水系 构建"一核 、一主 、一副 、五廊"水网格局

2022-11-15 15:11:14北京日报376


莲花池公园内约十二万平方米的水域今年经过生态综合治理后 ,茫茫水域与园内植物及周边城市建筑构成了一幅蓝绿交织 、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 。 本报特约摄影 庞铮铮(资料照片)

日前 ,北京市水务局印发《北京市水资源保障规划(2020年—2035年)》 ,针对“节水城市 、生态城市 、韧性城市”建设提出具体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根据规划 ,本市将加强区域水系连通 ,推进历史水系恢复 ,逐步构建“一核 、一主 、一副 、五廊”的水网格局 ,打造健康河流 ,全面提升流域生态环境 。

打造60公里水“二环”

规划提出 ,以首都功能核心区 、中心城区 、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水系为主体 ,以五大流域水系干流为主脉 ,以新城区域水系为单元 ,构建“一核、一主 、一副 、五廊”的水网体系 。退还并适度保障河流生态水量 ,努力打造“有水的河 、流动的河” ,主干河道着力建设生态河流 ,提升河流纵向连通性 ,让水流动起来 。

其中 ,核心区逐步恢复重要历史水系 ,完善“一环”水系,提升“二环”水系品质 。推进恢复西板桥明渠 、玉河中下段 、前三门护城河等重要历史水系 ,与现状六海 、筒子河 、南护城河等水系连通 ,通过北护城河补充新水 ,形成20公里的“一环”环状水带 ,利用水体净化工程 ,实现循环流动 ,确保首都功能核心区水环境安全 ,形成“六海映日月 、八水绕京华”的宜人景观 ,为市民提供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的滨水开放空间 。连通长河 、北护城河 ,南护城河 、玉渊潭 、朝阳公园等河湖 ,通过昆玉河 、永引渠补充新水 ,完善再生水调水工程 ,加大上游补水 ,形成60公里的“二环”环状水带 ,实施重点区域水质改善工程 ,保障核心区水环境安全 。

中心城区完善以“三山五园”地区为重点的西北水网 ,扩展“三环”水系,实现“三环碧水绕京城”的水城共融目标 。沟通北运河 、永定河 、潮白河水系 ,通过加大再生水补水 、合理利用雨洪水 ,增加河道水量 ,形成贯穿昌平 、顺义 、通州 、大兴 、门头沟等新城及重点功能区的“三环”环状水带 。

城市副中心及拓展区以北运河 、潮白河为骨架构建“一城 、两廊 、三网 、多点”的水系格局 ,实现“蓝绿交织 、清新明亮 、水城共融”目标 。这里的“一城” ,指城市副中心水网 ,以大运河为骨干 ,拓展现状河网 ,疏浚治理主要河道 ,净化并循环利用上游退水和本地再生水 ,支撑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两廊”指运河文化生态廊 、潮白河自然生态廊 。北运河将逐步恢复历史漕运河道的城市景观 ;潮白河逐步恢复基本生态流量 ,重塑河道生态系统 。“三网”指城北水网 、两河水网 、城南水网 ,“三网”部分重点河渠形成优美岸线景观 。“多点”指多处滞蓄洪区及湿地 。将重点推进老河湾 、宋庄 、凤港减河 、环渤海总部基地 、中坝河 、玉带河 、凉水河等滞蓄洪区及湿地建设 ,蓄滞洪功能和景观相结合 ,为城市副中心及拓展区提供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

此外 ,五大流域将以永定河 、潮白河 、北运河 、拒马河 、泃河干流为主脉 ,推进河流生态廊道建设 ,逐步改善河湖水质 ,恢复生态基流 ,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 ,加强滨水地区生态化治理 ,营造水清 、岸绿 、安全 、宜人的滨水空间 。

持续实施供水管网更新改造

根据规划 ,北京将继续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严格控制生产生活用水总量 ,加强水资源分区管控 ,提升行业用水效率 ,完善用水节水监管体系 ,到2035年全市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成型 ,主要节水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规划提出 ,农业节水增效 ,大力推进节水灌溉 ,农业用水逐步退出深层地下水开采 ,优先利用浅层地下水 ;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加大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应用 。工业节水减排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 ,推广高效冷却 、洗涤 、循环用水 、废污水再生利用 、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 ;积极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 ,推进现有企业和园区开展以节水为重点内容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和循环化改造 ,新建企业和园区要统筹供排水 、水处理及循环利用设施建设 ,三城一区逐步完成节水标杆园区创建 。

公共服务节水提效 ,交通客运站 、综合性购物中心 、星级宾馆 、医院 、学校等公共机构逐步实现高效节水器具“全覆盖” ;持续实施供水管网更新改造 ,健全精细化管理平台和漏损管控体系 ,有效降低管网漏损 ;加大道路浇洒等环卫用再生水比例等 。园林绿化节水限额 ,选用耐旱 、节水 、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树木 、花草新品种 ,因地制宜建设滴灌 、微灌 、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施 ;园林绿化用水逐步退出自来水浇灌 ,加大再生水 、雨洪水 、河湖水利用推广力度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加强集雨型绿地建设 ,完善再生水等配套工程建设 。

超1500万人喝上南水北调水

规划还提出,要实施多水源互济共保 ,将北京建设成为水资源保障有力的韧性城市 。规划要求 ,增强本地水资源战略储备 ,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利用 ,加强外调水源保障 ,统筹优化水资源输配水全过程 ,逐步构建多元化 、抗风险 、高韧性的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实现外调水和本地水灵活调度 ,新水与再生水优化配置 ,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

此外 ,规划还对依法加强节水用水管水 、建立量质双控的水资源保护体系 、强化水资源利用全过程管控 、建设智慧水务平台 、加强配套规划制定和用地空间管控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

据介绍 ,近年来 ,本市持续贯彻落实“十六字”治水方针和“四水四定”原则要求 ,统筹推进水资源节约、水安全保障 、水生态保护修复 ,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节水成效持续领跑全国 ,节水型区创建全面完成 ,主要节水指标位居全国首位 。首都多水源保障格局日臻完善 ,超1500万人喝上了南水北调水 ,再生水成为稳定的“第二水源” ,密云水库最高蓄水量创建库以来最高纪录 ,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6年回升 。城乡河湖生态环境复苏稳步推进 ,五大主干河流26年来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 ,有水河道 、有水河长水面大幅增加 ,河湖健康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大幅提升 。

本报记者 王天淇   (责编 :孟竹 、鲍聪颖)
联系ibet
电话 :010-85147087
邮箱 :842637912@qq.com
Q Q :842637912
地址 :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住总万科A座10层
微信

ibet建设官方微信

ibet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ibet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备案号 :京ICP备2021032019号-1